查看原文
其他

全!员!上!岸!上大宝藏寝室的秘诀是?

努力奋进的 上海大学 2024-05-05


峥嵘意气少年志,扬帆起航正当时

有这样五位阳光少年

他们在学习中并肩奋斗

在生活中彼此陪伴

在困难面前相互扶持

在成长路上共同前行

“研”途漫漫,携手“上岸”

同心书写四年青春的无悔篇章

让我们一起

听听来自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新世纪25号楼402寝室的奋斗故事!


成员介绍

刘沛根


      预备党员,来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已保研至浙江大学。

      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社区楼管会楼长,连续两年荣获学业一等奖学金和领导力奖学金、上海大学优秀学生、学生社区优秀个人等荣誉。荣获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蓝桥杯三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等;申请取得软件著作权一项。曾担任新生导生、ICPC总决赛志愿者等,累计志愿服务时长逾100小时。

李正宇


共青团员,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已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

曾获上海大学学业优秀特等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三等奖、区域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等。曾担任ICPC总决赛、中小学体测等活动志愿者。

苗金源


预备党员,来自人工智能专业,现已保研至深圳大学。

曾担任班级心理委员、计算机学院心理协会副会长、武术协会部长等,荣获上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公益爱心奖学金、三创赛市赛三等奖、蓝桥杯省赛三等奖等荣誉。爱好广泛,经常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

贺一珂


共青团员,来自人工智能专业,现已考研至复旦大学。

大学期间,在竞赛上以队长身份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获国际一等奖、蓝桥杯上海赛区一等奖、首届大学生算法大赛全国三等奖;荣获自强不息奖学金、文艺体育奖学金、体育类专特长奖学金。参加过上海大学寒假回母校宣讲等志愿活动。

唐铭锋


共青团员,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已保研至深圳大学。

曾担任校学生会人力资源部干事和院学生会学术部干事。获学业优秀特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公益爱心奖学金。荣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三等奖,TE AI CUP 2022-2023三等奖和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等。申请取得软件著作权一项。参加过ICPC、上海市大学生程序设计联赛和公益献血等志愿活动。


01

何其有幸,年岁并进


大一分流时,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共同的向往促使大家在402相聚、相识。这是缘分,更是一次机遇,让五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性格不同的人能够联系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刘沛根是寝室里的“统筹中枢”。他是寝室长,同时也是整栋楼的楼长。他性格开朗,乐于社交,幽默风趣,常常负责打理寝室的内外事务,并作为组长组织大家参与各类竞赛活动等。


苗金源是寝室里的“文娱委员”。性格活泼好动的他,社交能力较强,是寝室里的开心果。在他的带领下,寝室卫生也一直保持整栋楼最佳。他还经常组织大家一起出去旅游、聚餐等,让整个寝室充斥着轻松愉悦的气氛。


唐铭锋是寝室里的“编程达人”。对于计算机,他有着一腔热血,正如他的个性签名:“对代码保持最初的热忱!”也正是如此,让他成为了寝室中的计算机“大佬”,大家遇到任何电脑上的问题,都会向他请教。


贺一珂是寝室里的“自律狂魔”。对于既定的目标,他总是能够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曾经为了能够考研上岸,每天早早起床去图书馆学习,一直学到深夜。大家也在他的影响下,经常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共同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李正宇是寝室里的“谦谦少年”。虽然看起来默默无闻,十分低调,但他却非常有才华和毅力,总能在一件事情上坚持到底、追求卓越。他也总是能够打破常规,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原理,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见解。在与他的交流中,大家经常能够恍然大悟,受益匪浅。




02

成为更好的人,

这是新的约定


时间倒退回2021年的9月,那时大二刚刚开学。经历过一年的历练,大家都逐渐褪去了高中时的稚气,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面对即将到来的三年计算机专业课学习,402寝室的同学们也第一次聚在一起,回顾入学后的感想,也探讨着未来的规划。


他们分享大一时的遗憾,“当时不够刻苦,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与很多荣誉奖项失之交臂”;也畅谈对未来的迷茫,“对计算机专业还不太了解,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


但刘沛根同学的一句话让大家醍醐灌顶:“不如我们从现在开始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到时候一起上岸,成为更好的人!”大家一致赞同。于是,这便成了402寝室全体成员的第一个约定。



正如余华所说,“过去的已经无法改变,未来也不可预料,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现在,所以为什么不趁现在去奋力一搏呢?”从此之后,大家便经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会一起相约去图书馆,互相督促学习。


来自不同专业的五个人,能够互相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渐渐地,大家的绩点也都在稳步上升,从二等奖学金到特等奖学金,再到拿下各类竞赛奖项……每个人都朝着自己心目中的高峰不断攀登。


03

将心比心,互相包容


寝室五个人之间之所以能够关系融洽,共同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包容、体谅。


402寝室五个人来自不同的省市,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日常相处中,也难免会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幸运的是,大家都能够将心比心,通过改变自己,来为他人着想。



比如,苗金源同学有着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十点左右就要睡觉了,其余同学因此都买了自己的台灯,约定十点之后关闭寝室灯,并且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努力不打扰苗金源同学休息。苗金源同学早上起来时也是蹑手蹑脚,不吵到其他同学。就这样,久而久之,在相互理解中,大家作息都逐渐规律起来,养成了一致的作息时间,寝室同学间的情谊也更加深厚。


寝室四个同学都保研后,贺一珂同学还在考研的道路上奋斗。为了给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家在寝室从不大吵大闹,还时常给贺一珂同学安慰和鼓励,为他解决遇到的困难。在他复试时,给他传授面试经验,帮助他顺利上岸。正是这样一种将心比心、互相包容的氛围,让402寝室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共同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04

热爱生活,满怀期待


诚然,求学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快节奏的环境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焦虑。但是五个阳光的男孩总能坦然地面对,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在寝室活跃分子苗金源的组织召集下,大家经常一起出去聚餐,分享自己家乡的美食以及生活中的趣事;遇到一些特殊的节日和生日等,都会一起庆祝,让生活充满仪式感;空闲时,大家会一起报名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以志愿之名、赴青春之约,锻炼实践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增添对生活的热爱。



在假期,大家还会一起出去旅游,曾一起游玩过重庆、常州、苏州等地。偶尔兴起,还会共同创作一首小诗,其中《拙政记》就是当时在游玩拙政园时写的,给理工生的生活增添几分文艺的诗意。


谈笑风生中,停在脑海的杂乱思绪仿佛都被吹散,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干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业中。也正是这份对于生活的热爱,让他们可以一起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05

一鸣从此始,相遇青云端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到了即将毕业的日子。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又将到天南地北去;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为自己选择的道路而不懈奋进。他们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管勇往直前。


正如泰戈尔所说:“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他们的相遇不是他们的选择,但是却成就了最好的他们。所以,永远无法确定自己当时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但是既然选择了,就努力拼搏、追求卓越,相信最好的结果会等着你的,愿披星戴月者总有万般星辰守护!


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是别怕,书上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期待他们再相遇时会是在更高处!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责编:周婷南


往期推荐

粉了!在上大,有这样的“星”!

新突破!一等奖🥇

“磁场”强大,她在上大这样“乘风”!


点个“赞”和“在看”,和上海大学一起加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