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荡妇羞辱、劈腿污蔑、未婚先孕、带子寻父....”这个湖南女人的反击绝了!

桌子先生 志愿云之家 2024-02-22

点击上方蓝色字
关注志愿云官方公众号
作者:桌子先生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ID:zzdshg

最近,一个叫《毛毛告状》的纪录片,吸引了无数人关注。

点赞、在看都超过10万,有2.8万人在线留言。


这一个未婚先孕的女子,带着刚出生的婴儿,远赴上海寻父的故事。

可是这“寻父”的故事却充满了曲折离奇,催人泪下。

在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故事要从30年前说起。

30年前,上海某旅馆地下室传来婴儿的整夜啼哭,引起了很多住户的注意。

那里住着26岁的单身妈妈谌孟珍,和她3个月大的女儿毛毛。

谌孟珍面容清秀,可消瘦的身材,显示出她营养不良。

在那个简陋的地下室,母女俩住了大半个月。

每天房费8元,她一天只敢吃一顿饭,花一两块。


有时是饭上淋点肉汤,有时是一个青菜。

吃完,有了奶水,就喂孩子喝点奶。


可她自己都吃不饱,孩子怎么可能不饿?

那整夜的啼哭,就是孩子饥饿发出的抗议。

可尽管这样,从湖南老家带过来的200元,也所剩无几。

“如果不是好心人给点吃的,我马上就要饿死在马路上了。”


谌孟珍等不起了。

她这次来,是找男友赵文龙,希望他承认毛毛的身份,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一个父亲为什么不认孩子?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原来,赵文龙一直认为,毛毛不是他的孩子,是谌孟珍和别人鬼混来的。

那年,谌孟珍和赵文龙谈恋爱,并同居在一起。

赵文龙39岁,腿脚残疾多年,他自认为没有生育能力,判定孩子是谌孟珍给别人看孩子的时候,出轨怀上的。

为了这个,原本感情很好的两个人,几乎反目。

赵文龙将身怀六甲的谌孟珍赶出家门,而倔强的谌孟珍,选择生下了这个孩子。

“我生下她就是害了她。”

面对镜头,一直坚强的谌孟珍哭了,她愧疚地亲吻着小毛毛柔软的胎发,怀中懵懂的婴儿,毫不知情地笑着。

可那个年代,一个女人要自证清白,何其艰难!

她不愿背着“荡妇”、“劈腿”的恶名过一辈子,哪怕未婚先孕早已千夫所指,她也顾不得这么多。

于是,她在湖南老家生下孩子后,就带着3个月的毛毛,只身前往上海。

“生下来,是我的,我就养。”

赵文龙断定孩子不是他的。

而且,他还是一个残疾人,没有一门手艺,赚不到钱,更不想去承担抚养孩子的责任。

可是,凭什么他推卸责任,就要一个弱女子去承担?

那个没读过什么书的女人,一个“外地来的乡下女人”,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决定“告状”。


这个消息,让导演王文黎知道了,她决定帮助她,并拍下这个故事。

一个没过门就生下孩子的女人,还敢大肆宣扬,甚至讨要权益?

不怕被唾沫星子淹死吗?

这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还要有撕开伤疤给世人看的觉悟。

可谌孟珍不怕,她就像一头困兽,即便自身难保,也会发出低吼,保护怀中幼崽。

亲子鉴定结果出来的那天,谌孟珍特意给毛毛穿上漂亮的衣服。

在法庭上,她抱着毛毛和赵文龙坐在同一条凳子上。

赵文龙的眼神里,有不耐,有不屑,他笃定这个女人是自取其辱。

两个人之间,像隔着银河。


可结果出乎他意料,法庭宣判,赵文龙和赵毛毛之间,存在亲生血缘关系,他必须每个月付50元抚养费。


谌孟珍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下来,这是属于她的胜利。


这是为自己这么久以来,遭受的重伤和污蔑的最好反击。

所有的误解、冷眼、苦难和屈辱,在这份判决面前,都烟消云散了。

她为自己和女儿,赢得了应有的权益。

而那一刻,赵文龙这个混不吝的男人,好像被击中,一直愣在那里,审判长问了几遍,他才有所回应。

庭审结束,导演王文黎抱着孩子走到他面前:这是你的亲生女儿,不抱抱吗?

他的眼神突然柔软下来,定定地看着哭闹的婴儿,带着自己也没意识到的微笑。

王文黎说:(毛毛)太委屈了,你太让她受委屈了。

这个男人忽然顿悟了,他小心翼翼伸出手,触碰孩子踢蹬的双腿,真实的触感瓦解了他的防线,他哭了。


镜头之外,谌孟珍掩面痛哭。


庭审结束,赵文龙写了一封信,托王文黎转交给谌孟珍。

是道歉,也是求和。

那封信里,他坦白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对不起她们母女,使她们吃尽了苦头.......在我这不幸的四十年里,能够遇到孟珍这样的好姑娘,是我不幸中的大幸。才能使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做了父亲。”


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过,这一生还能有这样的幸运,拥有自己的女儿。

他一连给谌孟珍写了很多信,想要求复合。

一开始谌孟珍没搭理他,但自己的女儿需要有一个父亲,也架不住身边的人一直在劝。

为了女儿,在一次促膝长谈后,谌孟珍选择了原谅。

结婚当天,导演王文黎成了他们的证婚人。

王文黎一针见血地对谌孟珍说:你虽然赢了官司,却输了自己和半个女儿。


但是当初的环境很喜庆,谌孟珍也没有在意。

觥筹交错之间,婚礼结束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以为故事就结束了,但我们真正要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王文黎导演真正牛的地方,是跟拍了这个家庭20年。

时间一晃十年过去,2003年,毛毛10岁了。

我们的镜头,再次对准这个家庭。

这10年里,王文黎导演经常去谌孟珍家里走动。

每年,谌孟珍一家都会去拜年,她家有什么困难,王文黎也总是毫不吝啬帮助。

赵文龙的身体一直不好,他的收入,勉强支撑着家里的水电煤气等日常开销。

养家、教育的重担,谌孟珍挑起了一大半。

十年间,谌孟珍剪了短发,辗转于一个个零工:托儿所、快餐店,营业员……

尽管她那么拼命工作,但日子依然穷困。


毛毛六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放到托儿所,谌孟珍出去打工。

别人的孩子三点多就被家人领走,毛毛只能等到七点多,妈妈下班后才能带她回家。

有一次毛毛发烧,谌孟珍急忙给单位请几个小时的假,和赵文龙抱着孩子去看病。

看完病,孩子饿,大人也饿,家里冷锅冷灶,什么吃的都没有。

而她马上又要继续去上班。


这其中的苦,她每每说起,都会落泪。


这种时候,十岁的毛毛会给妈妈擦眼泪,轻抚妈妈的背,也会打趣妈妈:

发生在我身上,我都没哭,你哭什么?


没有学历,她只能做体力活。年龄渐长,也很少有工厂愿意用她。

但只要有活,她就去干。

当清洁工,时薪6块钱,女儿的辅导班费用50一个小时。她不想去算这笔账,只是埋头苦干。

她说,那些年,人是麻木的,成了一个赚钱机器。

孩子,成了夫妇俩苦难生活里,最大的慰藉。

乐观,积极,不自卑,她像是一束光,照亮了那些晦暗的日子。

她最觉得愧欠的,就是自己的女儿。

女儿10岁生日那天,谌孟珍答应,带女儿去看一场她心心念念的电影。

她们兴奋地赶到电影院,准备去买她最喜欢的《哈利波特》,却发现要30元一位。

那时,谌孟珍一家的收入,不过千元。

女儿看着妈妈稍显犹疑地样子,懂事地拉着妈妈转身走了。

她故意掩饰母亲的尴尬:晚上10点多才结束吗?我明天还要早起上学呢。


那一刻,谌孟珍的眼泪都快要出来了。

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生活的困顿,妈妈的不易,她全看在眼里。

赵文龙和谌孟珍经常和女儿开玩笑:太笨了,生在这样的家庭里。

毛毛说:一点也不笨,(生在这样的家庭)太好了。

当妈妈继续逗她,当初就该抛下他们父女时,毛毛伶牙俐齿地反击:你找个好老公不会啊,为什么找这个人?

谌孟珍在一旁沉默不语。


有句话说:爱是常觉得亏欠。

当年那场官司后,赵文龙对毛毛,一直觉得亏欠。

尽管条件不好,但赵文龙给予了女儿全部的爱。

结婚之后,赵文龙包揽了照顾毛毛的大部分职责。

喂饭、换尿布,都是他做,极其有耐心。

每个月的工资、补贴,包括存折,他都悉数上交给谌孟珍。

但一个残疾人的工资又有多少呢?

她觉得自己很累很累,一个人养活三个人,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

“你赢了官司,却输了自己和半个女儿。”

王文黎导演当年说过的话,一语成谶。

又一晃,10年过去,王文黎导演再次采访到了谌孟珍一家。

谌孟珍长了些许白发,但笑容还如从前般爽朗。

这十年,女儿的成绩很好,20岁的女儿考上了美国的大学,已经读大三了。


对谌孟珍来说,未来充满了希望。

她读书不多,也无学历,但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们养出了一个最好的女儿。

苦尽,甘来。

这个忙碌了大半生的女人,终于等到了最好的消息。

第一次送女儿去美国,毛毛哭得双眼红肿,谌孟珍不敢看自己的女儿。

怕女儿看到自己红红的双眼,怕她舍不得离开。

更怕,再多看一秒,自己也会哭出来。

她潇洒挥手,转身就走了。

可毛毛不知道,每一次离开,妈妈都会独自在机场外等一小时多,直至飞机划过天际,她才会离开。


“飞远了,就让她飞。”

女儿是她手上的风筝,可她不愿扯那根线。

因为来去美国的机票很贵,女儿常常几年不能回来,她就尽全力去打工供养女儿。

毛毛在美国的监护人,曾邀请谌孟珍去美国做客,提出帮她买机票。

她谢绝了。

谌孟珍说:“别人给毛毛提供那么多,又提供吃和住,我怎么可能要她的钱买票。

哪怕是借钱,我也要去一趟,至少,要当面向别人表示感谢。”


这个要强了一辈子的女人,始终有自己的坚守。

当年,为了挽回自己和孩子的名誉,她抛却面子,奋勇一战。

后来,为了孩子能有个完整的家,她大度原谅。

这些年,再苦再难,她只在无人处,在深夜里,痛哭呐喊过。

醒来,依然是尽职的妻子、妈妈。

她像一株野蛮生长的植物,在最坏的环境,也能顽强生长。

扎根于地下,拼命向上。

正如那句话说的:人只有往前走,苦才会退后。

一个女人,用一生的付出和努力,让那句“我生下她就是害了她”,没有应验。

尽管生活困顿,尽管物质匮乏,但她给予了自己能给的所有。

这是一个母亲的成功,也是无数好心人的托举。

为什么我今天要写这个故事呢?

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善良环环相扣的故事。

一个大城市不负责任的父亲,遇到了来自小地方未婚先孕的母亲,但她的生命力像野草一样,感动了导演王文黎。

片中每一个主人公,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伟大的母亲,当年的审判员,远在美国的夫妇,幡然醒悟的父亲,再加上王文黎导演持之以恒记录一个普通家庭20年的巨变。

就是这一环扣着一环,才会促成这样曲折离奇,催人泪下的故事。


——END——


作者简介:桌子,三观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个人微信公众号: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蓝色字体即可阅读):

“尸僵、尸斑都出来了!”36岁丈夫一夜往生,妻子、孩子的反应让无数人沉默……

惊天大案!前公安厅长当街枪杀26岁情人!“富贵险中求”的后半句,你知道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荡妇羞辱、劈腿污蔑、未婚先孕、带子寻父....”这个湖南女人的反击绝了!

桌子先生 志愿云之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